Skip to content

Choco Chu 朱喬雋

Start噏兩句:點解香港出唔到個Elon Musk?

Startup1 min read

It's time to build, but we can't

時下嘅後生仔,見證政府腐敗,又經歷史無前例嘅經濟大停擺,「未來」已經變咗講嚟都嘥氣嘅話題。

從歷史看,每一次咁樣嘅經濟低谷,都會引發一股創業熱潮。

大部分今日變咗獨角獸嘅公司,例如Apple, Airbnb, Uber, WhatsApp等,都係喺經濟大衰退嘅時期創業嘅。

初生之犢不畏虎,即刻社會氣氛幾低沉,總有一班充滿熱誠,想以一己之力為行業,為社會帶嚟改變嘅年輕領袖出現。

2020年嘅香港,有咁多唔肯向現實低頭嘅年輕人,理應見到年輕創業家湧現,百家爭鳴嘅盛況㗎?

然而,呢個想像並冇實現。香港初創圈喺呢一年更係步入寒冬,表現強差人意,俾其他後起嘅初創城市趕過

香港嘅創業風氣變成咁,係因為香港人唔知創業係點樣嘅一回事。呢個概念太虛,究竟創業係指係租間舖頭賣下嘢,定攞個發達大計搵投資者科水?如果冇大計,又冇父幹,憑啲咩學人創業?

再睇多一樣嘢。

喺上年武漢肺炎未爆發之前,曾經有一波好特別嘅創業潮,叫做「黃色經濟圈」。為咗支援抗爭陣營,杯葛親政府嘅資本,有志之士們搞咗一堆Project出嚟,網店、物流、搵工平台,乜都有。

可惜嘅係呢堆黃圈產物,創辦者嘅初心係一股熱誠,未必諗過點樣持續生存,亦未必識搞好一壇生意。

於是,即使有黃圈強力嘅資源支持,呢啲Project大部分都冇好嘅Business Model可以妥善利用。結果就係搞唔起,甚至逃唔過燒哂錢中途夭折嘅命運。


個個都創業,但個個都唔識創業

喺香港講創業,分為兩種:

第一種我稱為「搞生意」。 講起搞生意,啲人兜口兜面就會問你:你好有米?大眾嘅認知停留喺覺得創業等於有本錢,有父幹。

「創業」呢個term好得意,好易令人誤會,阿豬阿狗都可以話係創業人士。整間網店賣下淘寶衫話係,特許經營開間七仔又係、開間舖頭賣黑糖珍奶又係,就連保險嗰啲都話自己係創業,吹咩。為咗區分,呢啲一律叫「搞生意」。

撇開「搞生意」,就係本文想重點講嘅「初創」(Startup)。

乜嘢係Startup?有人講過:Startups are hyper-growth companies. 而香港圈中人心目中嘅初創,係好典型嗰啲矽谷初創。 拎住份Pitch Deck周圍去搵VC Raise種子輪,再ABCD輪咁上去。以幾何級增長為目標。目標唔係短期內收支平衡,營利,而係不停擴張(Scale),最終被收購或者上市(Exit)。

唔係間間初創都適合走呢條路,犧牲一切追求估值同增長。

好似電商初創Gumroad咁,兩條路都走過。當年啱啱起家Raise咗幾千萬,卻因為突然而嚟嘅增長停滯由備受期待嘅電商新星跌落谷底,面臨倒閉。個CEO Sahil Lavingia唯有炒哂炒哂所有員工變成一人公司,但後來Gumroad冇咗跑數嘅壓力,愈做愈好,增長比以往更好。

Bootstrap成功嘅例子仲有好多。Basecamp - 呢個團隊合作軟件由創辦起一蚊VC錢都冇攞過,照樣做到千億美元市值嘅公司。

但香港係個扭曲嘅地方。

記得當年喺大學嘅創業中心,中心Director會約我哋呢啲創業隊伍定期見面,而每個Project佢唔理你類型咩規模咩目標,一律要你去砌成上述嗰種VC-backed Startups。迫公司行一個錯嘅方向,分分鐘害到創業者車毁人亡。

香港初創界嘅文化,除咗乜都水人去R政府錢,再搵投資之外,仲有就係偏好人工智能、機器學習、IoT、大數據、生物科技、金融科技、醫療科技、區塊鏈呢啲Buzzword。當初創同呢啲「Deep Tech」劃上等號,圈外嘅新人以為搞初創要R&D,門檻觸不可及,點會有創業念頭。

初創、科創,都係講「創意」。只要你解決緊一個有市場嘅問題,唔理你Deep Tech定Shit Tech,都可以做到一間成功嘅公司。 初創界嘅巨頭,Facebook, Twitch, Snapchat, WhatsApp呢啲,創辦人都冇相關「專業/行業」知識,都係藉住一個Idea,再靠不懈學習同堅持走到今時今日。

呢個世界每日都喺度變,每日有新嘅趨勢。

軟件初創嘅市場潛力喺近年更係有昇冇跌,最近熱門生產力軟件Notion,作為一隻Note-Taking/Knowledge Management類嘅App,佢嘅估值已經達到20億美元,可見軟件真係食緊呢個世界

創業講資金,冇父幹又冇注資,係咪冇辦法創業?唔怕,科技同時勢企喺你嗰邊。

網絡平台,手機應用程式,軟件作為服務(SaaS)呢類產品,隨著無碼工具(NoCode Tools)如Adalo, Webflow, Bubble能力越趨強大,開發網站/軟件唔再係工程師嘅專利,冇Tech背景嘅人摸返一兩個月就已經整到個MVP(Minimum Viable Product)出嚟,又使乜攞幾百萬出去搵人寫隻App。

疫情殺到埋身,返工變成在家工作。呢個趨勢已經不可逆轉。Spotify, Twitter等公司已經決定以後都用遙距(Remote)嘅方針去營運,好多協助Remote Workspace嘅工具亦應運而生。就算唔係完全Remote,共享辦工室四處都係,租金已經唔再係Startup嘅最大煩惱點。

2020,捉得緊呢啲趨勢,絕對係創業嘅好時機。偏偏呢啲商機香港追得唔夠貼,往往都會錯過。


中文、緊貼潮流嘅初創資訊

香港年輕人對創業陌生而懼怯。黃圈創業好多都失敗告終。乜呢個創業話題,真係有咁冷門咩?

非也。網絡上關於Startup嘅內容多到數唔清。然而,初創文化喺中外之間好似總係有隔層咁,中文嘅內容少,粵語/香港嘅更加少之又少。

香港初創界嘅社群,以WHub為首,並唔係由香港本地人搞嘅。百貨應百客,咁香港初創圈整嘅資訊,搞嘅活動係應啲咩客?答案係鬼仔鬼妹,仲有ABC。

因為你搵得到關於香港嘅Startup嘢,十中有九都係英文嘅。

呢下就尷尬喇。所謂「冇人識英文,痴撚線公司」,香港多數後生仔面對「英文」呢個非母語嘅Content,唔多唔少有心理關口,除非有迫切需要,否則係唔會主動接觸嘅。

冇錯香港係個國際化嘅城市,同埋商業世界英文係行先嘅,咁但係中文或者粵語話哂都係法定語言之一,更係最多香港人用嘅語言,冇理由比例咁少吓嘛。

Content嘅功用係Educate,亦都係Marketing,睇到初創嘅嘢,知多咗,然後感興趣,先會主動接觸更多。冇足夠嘅中文Content,就更加少本地人入坑。Startup圈Reach唔到本地人,自然圈內嘅文化就愈嚟愈鬼仔鬼妹/ABC化,呢個Loop只會係咁咁Reinforce,久而久之就有種離地嘅感覺嘞。

英文可以學。但有野心,有創意嘅香港創業家,錯過咗就錯過咗。

其實圈中不泛有寫中文初創資訊嘅有心人,拾捌堂,StartupBeat,Keith Li嘅偉大航道,Unwire等等。但佢哋分享嘅資訊以報導性質嘅新聞,或者著眼亞洲初創嘅資訊居多。技術性,教學性質,最新趨勢呢類係相當缺乏嘅。


It's time to build, and we can.

如果一直資訊不足,呢個惡性循環就只能繼續,香港初創會慢慢變成Deadbody。更重要嘅係,初創係可以改變一切嘅黑天鵝。如果香港出到個好似Elon Musk咁嘅人物,或者香港,甚至人類嘅命運都可以有所改變。

咁,如果你想改變現狀,可以做啲咩呢?

第一步,梗係...

留意我個Blog,訂閱我嘅電子報(笑)。 嚟緊我會寫好多初創嘢,你唔會想錯過嘅。

第二步,睇多啲外國嘅初創Content:

Twitter係一個充滿智慧嘅神奇平台,佢獨特嘅設計令你只要言之有物,就可以同出名嘅人交流。而且好多初創界嘅領袖經常喺Twitter分享初創經驗心得,討論創業技巧,所以係好值得睇嘅。以下係推薦嘅一啲Twitter Handles(用戶),有興趣就望下:

  • @shl
  • @naval
  • @paulg
  • @bentossell
  • @dhh
  • @balajis
  • @sama
  • @hnshah

另外就係網站同電子報, Techmeme, Y Combinator, Hacker News, AngelList等等。

第三步,Build Something。分享你睇到嘅嘢。

唔需要怕自己無知,識得少。每個人都係由零開始,我自己都有嚴重嘅Imposter Syndrome,但時刻提醒自己:呢個係學習嘅過程,冇嘢值得羞恥。

無論你學我寫Blog又好,拍YouTube,Newsletter,Podcast,Online Course,小至Facebook噏兩句,大至落水成立自己初創都好。只要肯創作(最好用中文啦),不但可以搵到錢識到人,更可以幫手改變香港嘅初創圈。我好肯定,你往後睇返,必定會覺得呢個決定冇錯。

© 2020 by Choco Chu 朱喬雋. All rights reserved.